让新时代民族团结的新故事走进千家万户,用现实题材的精品力作照亮电视荧屏。32集电视连续剧《都是一家人》目前正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热播。性格鲜明的人物角色、实力演员的精湛演绎以及紧凑扎实的剧情故事,都为这部剧增加了不少看点,助力其在众多献礼剧中脱颖而出,好评不断。其中,林永健饰演的民宗局干部越永强一角,爱岗爱家,诙谐逗趣,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与喜爱。对此,林永健表示,关于这个角色,自己有相似之处,也有此前不甚了解的民族工作领域,《都是一家人》是一次珍贵的边拍边学习的创作体验。
谈角色:越是困难越坚强军转干部的民宗新课题
“羊肉串串遍了全国,麻辣烫烫到了边疆。”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道出了各民族同胞在交流交往交融中成为一家人的温馨生活图景。电视剧《都是一家人》正是用欢乐、温暖与感动,将民族团结与时代大潮交织在一起,以独特的视角讲述城市多民族生活,反映新时代民族团结的新故事,描绘了一幅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画卷。剧中,林永健饰演的越永强,不仅串联起众多基层民族工作事务与美食街各民族邻居间的真挚情感,也串联起了“团结进步、锦绣中华”的幸福图景,机智幽默,爱岗敬业,备受观众喜爱。
“我是越永强,越是在困难面前,我越勇敢与坚强。”从部队的基建工程兵,到民宗局干部,越永强开始了从民族工作门外汉到优秀民族工作者的努力攀登,林永健也随着角色一起,开始了民族工作的学习之旅。“我本人是军人出身,但民宗局干部这部分我是边拍边学习,剧里是越永强对少数民族逐渐熟悉,处理这些事务,我是跟着剧组一起慢慢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人情,向角色靠近。”
对于越永强一角,林永健有着自己的解读:“他是行伍出身,性格里透着军人的善良、干练、百折不挠。当然也正是由于这种性格,他到了民宗局以后,面对各民族同胞,一开始有点儿束手无策,因为以前没接触过,他需要一点点儿学习,故事也是这么展开的。”同样的部队出身,同样的民族工作学习过程,最终,林永健完成了创作挑战,为越永强的“过去”与“现在”注入了鲜活的角色生命力。
谈合作:戏里戏外一家亲过足戏瘾不吝夸奖
提及《都是一家人》剧组,林永健用到最多的词是“欢乐”。拍摄过程至今让他记忆犹新,对于剧中合作的搭档们,更是称赞不已,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个创作团队,从老到少、从男到女、个个优秀!”林永健坦言,主创团队不仅提供了民族团结题材的优秀剧本,还给了演员足够的二度创作空间,也正因为如此,关于团结的故事,才能从剧里延伸到剧外。
“对于角色性格的寻找与建立而言,剧组创作的团结与演员相同的价值观至关重要。大家有什么想法,一合计、一商量,这事儿它就成了。”剧中,郭达、周惠林、杨童舒、侯勇等多位优秀演员,同林永健一起,为作品、为角色注入了更多活力。众多熟悉的老朋友聚在一起,因为此前都互相了解,所以合作起来更显默契与酣畅。“很多时候我们不用磨合,上来就‘直给’,很痛快。遇到一些段落,跟导演商量完以后,还会有一些现场发挥,表演下来,大家在现场都是止不住的乐!”林永健回忆道,“你碰上一个好演员,那是水涨船高,碰到一群、一整个剧组,那真的是太愉悦了!”
“真的是要感谢编剧景宜老师,直到现在,我们这些演员还在感叹,都说刚拿到剧本就觉得一定要演,因为像这样关于民族团结题材,又写得这么扎实、这么吸引人的剧本太珍贵了。”最终,在众人的一致努力下,这部囊括了诸多鲜明人物角色、涵盖了城市民族生活图景的民族团结生活史诗,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林永健塑造的越永强一角也随着一起接受观众检阅。
谈作品: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努力为角色注入更多鲜活性
此前,提起林永健,许多观众的第一反应都是当年春晚小品《装修》里那个经典形象。近年来,他不断突破自我,塑造了众多经典的荧屏形象,为观众奉献了多部叫好又叫座的经典影视作品,涉猎题材广泛,胜任多种角色。从《王贵与安娜》里憨厚纯朴的大学教授王贵,到《我叫王土地》里的地商兼水利专家王土地;从《希望的大地》里的农村改革带头人
此次在《都是一家人》中,林永健为越永强注入了更加丰富的细节与灵魂。“任何角色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变化过程,尤其要看他面对的对手是谁,这决定着他性格的释放和表现。”剧中,越永强面对老领导、面对同事、面对各民族同胞、面对老婆,呈现出来的不同状态与细节,让观众印象深刻。对此,林永健介绍道:“比方说,他面对老婆薛梅,讲话的语气、方式、方法就会比较柔和;再比如,他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个时候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非常干练;再就是他与同事之间的交往,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在,他说话的语气,甚至眼神,都要有变化。”林永健下足了功夫,想尽办法为角色注入更多鲜活性。
在《都是一家人》里,有一句形容改革开放速度的名言:“插一支彩笔,立起一座高楼,撒一粒种子,收获一片金秋。”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林永健的演艺之路,历经多年,他演绎过的众多角色,就如同一支支彩笔,一粒粒种子,终将屹立成“高楼”,汇聚成“金秋”,正所谓“心有角色,终成锦绣。”